
凌晨两点刷完《黑暗骑士》,我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:小丑根本不是疯子安全配资门户,他只是把我们都试了一遍。
希斯·莱杰死后,诺兰把续集里所有关于小丑的台词全删了,一句不留。
我当时以为这是体面,现在才懂,那是认输——哥谭已经没人敢再提他,一提就破防。
电影开场六分钟,小丑带着小丑面具抢银行。
他把同伙一个个干掉,最后摘下面具,脸上还有刀疤。
那疤不是妆,是笑出来的,笑到脸裂。
我当时以为这是恐怖片套路,后来才反应过来:他在直播“信任”怎么碎。
展开剩余77%抢银行不是抢钱,是抢“我们信什么”。
哈维·丹特,哥谭的白月光检察官,开场时站在台上说“法律会赢”。
小丑给他寄了张扑克牌,背面写着“你老婆在哪”。
第二天,哈维半边脸没了,老婆也没了。
他从此只抛硬币,不抛法律。
小丑没杀他,只是把他心里的“万一”放大成“全部”。
蝙蝠侠最后替哈维背锅,说“哥谭需要一个英雄”。
其实哥谭需要的不是英雄,是替罪羊。
最扎心的是那两条船。
一条船关市民,一条船关囚犯。
小丑给每边一个遥控器,按下去对面炸。
倒计时十分钟,没人按。
囚犯把遥控器扔了,市民那边也没人动手。
我当时差点鼓掌,觉得人性赢了。
结果下一秒,小丑说:你们没按,是因为我给了你们“选择”。
原来赢的不是善良,是他早就赌定我们会犹豫。
犹豫本身,就是他的胜利。
蝙蝠侠和小丑像照镜子。
蝙蝠侠说“我不杀人”,小丑说“我不杀你,我杀你信的东西”。
蝙蝠侠越用力,小丑越开心。
蝙蝠侠用监控监听全哥谭,小丑用一把铅笔干掉黑帮老大。
一个靠科技,一个靠人性漏洞。
谁更像怪物?
哥谭市民最后恨蝙蝠侠,却没人敢恨小丑。
因为恨小丑等于承认自己也可能变成他。
希斯·莱杰拍完就死了。
不是小丑杀了他,是他把小丑演活了。
他把自己锁在酒店六周,写小丑日记,听老头笑声录音,每天对着镜子练笑到哭。
杀青那天,他跟诺兰说:我怕我出不来了。
后来真的没出来。
奥斯卡给他小金人,他弟弟代领,全场起立。
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小丑不是角色,是伤口。
2019年那部《小丑》拿影帝,很多人说“终于理解他了”。
我理解个屁。
理解是借口,共情是危险。
菲尼克斯的小丑在地铁里开枪,弹幕刷“爽”。
爽完呢?
哥谭还是那个哥谭,只是多了更多亚瑟。
小丑最狠的不是犯罪,是让犯罪看起来合理。
现在再看那句“疯狂就像万有引力,你只需轻轻推一把”。
不是台词,是说明书。
推的人可能是老板一句“你不干有的是人干”,可能是地铁里谁踩了你一脚没道歉。
小丑只是提前把按钮摆好,等我们哪天手痒。
电影最后一幕,蝙蝠侠逃跑,戈登毁掉信号。
字幕升起,我手机弹出新闻:某地又有人模仿小丑。
我关掉屏幕,听见楼下小孩在笑。
那笑声不像开心,像练习。
原来哥谭不在银幕上,在每条凌晨两点的街道。
小丑赢了。
他没毁掉城市安全配资门户,他毁掉了“毁掉城市需要理由”这件事。
发布于:福建省扬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